中醫藥傳真:慢性心力衰竭食療
施卿卿醫師
施卿卿醫師
【明報專訊】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病、冠心病等發展至嚴重階段的綜合表現,其中水腫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最常見表現,中醫通過辨證論治可使病情得到改善,如能配合飲食治療則可進一步增加療效。
(1)忌肥膩、難消化食物﹔忌辛辣刺激食物及濃茶、咖啡,戒煙戒酒。
(2)限鈉鹽,應低鹽飲食,食鹽每日攝取量輕度水腫者控制在3至5克,重度水腫者控制在2至3克,少吃醃製品。
(3)揀選具有治療作用的藥物與食物,可用於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有人參、西洋參、黨參、冬蟲夏草、黃芪、茯苓、薏苡仁、麥冬、沙參、澤瀉、玉米須、車前子、車前草、白茅根、薺菜、杜仲等﹔食物常用則有鯉魚、泥鰍、生薑、芹菜、蔥白、黃瓜、西瓜皮、冬瓜皮、扁豆、蠶豆衣、赤小豆、綠豆、玉米、粳米、葫蘆等,可將這些中藥材與食物配合以作食療,舉例如下﹕
一)茯苓薏米粥:適用於心衰脾虛水腫者
──茯苓皮60克加水350毫升,煮至250毫升,去茯苓皮,加入薏苡仁30克、大米30克,成粥,油鹽調味。
二)鯉魚赤小豆湯:適用於心衰尿少水腫者
──鯉魚1條,赤小豆30克,蔥、薑適量,煮湯服用。
三)黃芪雞湯:適用於心衰氣虛水腫
──母雞肉100克,黃芪30克,大棗3顆,共燉至熟食用。
文﹕施卿卿
轉自明報健康網:
http://www.mingpaohealth.com/cfm/feature3.cfm?File=20060602/chimed/vnd1.txt